萬物相連不是夢,物聯網潛在市場規模巨大
添加時間:2017-10-10
萬物相連不是夢,物聯網潛在市場規模巨大
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對全球都了很大的沖擊,如果萬物相連真的實現,整個人類生活將會被顛覆,值得期待的是帶給我們的將是更智能的生活條件。
物聯網涵蓋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,其中九個主要應用領域市場產值最大,分別為:智能汽車,包括無人駕駛與車聯網等;智慧城市,包括公共健康與交通運輸等;智慧物流,包括智慧運輸與商業導航等;智能護理,包括輔助健康與健身等;智慧辦公,包括運營最優化與運營安全等;智慧零售,包括自動結賬等;智慧工廠,包括智能操作與設備最佳化等;智慧能源,包括能源互聯網等;智慧家庭,包括家事自動化與家庭安全等。
如今,物聯網技術層面正日趨成熟,但穩定性還存在瑕疵。限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三個。
一是基礎網絡能力不足。物聯網的連接對象是超大規模的智能設備,因此需要穩定、持續的網絡環境,對網絡覆蓋、時延和終端設備功耗要求較高。然而,目前4G網絡主要是為大流量和按需響應的人-人通信設計,難以滿足物聯網構架所需。
二是終端設備價格較高。由于產品成熟有過程,價格下降需時間,當前VR、AR、無人機、智能手表、4G模組等終端設備,價格依然相對較高。主流VR設備動輒數千元;4G模組成本約為60元,經渠道商加價后將超過100元。也許對于一些技術發燒友或嘗鮮者來說,VR這類產品的高價可以容忍,但對于普通消費者和企業,卻很難在高成本面前選擇淘汰現有設備。
三是產業鏈整合度還不夠。物聯網產業鏈發展仍呈現碎片化,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,也沒有強力的產業鏈整合者。物聯網的實現不僅是要設備可連接互聯網,也要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無縫連接,但如今,設備間的“互操作性”還遠未形成規?;?。
針對上述限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三個問題,國內外科技型巨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市場整合,取得了顯著進展,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徹底解決。
1.NB-IoT為代表的LPWA技術引領連接數迅猛增長。以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(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,NB-IoT)為代表的低功耗廣域技術(LowPowerWideArea,LPWA)連接技術解決了移動物聯網普及的障礙,LPWA大規模部署后將促進物聯網連接數迅猛增長。
相比傳統短距離通信技術和已有蜂窩通信技術,以NB-IoT為代表的LPWA具有四大明顯優勢,非常適合需要遠距離數據傳輸、通信數據量少、需電池供電長久運行的物聯網應用場景:一是廣覆蓋。NB-IoT的覆蓋比傳統GSM網絡好20個DB。如果按照覆蓋面積計算,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積覆蓋。二是海量聯接。200KHz頻率下面,借助NB-IoT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萬個連接。三是低功耗。NB-IoT通訊模組電池可以十年獨立工作,而不需要充電。四是低成本。NB-IoT模組的成本小于5美金,且NB-IoT基于蜂窩網絡,可直接部署于現有的GSM網絡、UMTS網絡或LTE網絡,運營商部署成本較低、將實現向4.5G平滑升級。
2.技術創新推動元器件成本下降。隨著材料科學、納米技術、微電子等領域前沿技術的突破。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多種傳感功能與數據處理、存儲、雙向通信等的集成,不但成本逐年下降,還實現了高精度的信息采集、可數據存儲和通信、編程自動化和功能多樣化。傳感器和WiFi模組向智能化、微小化、多樣化邁進,生產規模不斷擴大。
例如,集成微電子機械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推動MEMS傳感器將半導體加工工藝(如氧化、光刻、擴散、沉積和蝕刻等)引入傳感器的生產制造,實現了規?;a。
3.巨頭布局加速產業鏈整合。盡管離物聯網的真正實現還較遠,但目前行業快速擴散的勢頭已十分明朗,主要IT巨頭們正在加緊布局。2016年2月,思科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物聯網平臺供應商JasperTechnologies,這標志著頂級企業級軟件公司致力于主導企業物聯網領域的創新。英特爾和高通也正全面向物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商轉型,GE和微軟則開始重點布局工業物聯網,AT&T則加大車聯網投入力度。
以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AT&T為例,其近年來致力于將自己在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拓展到物聯網。該公司表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,他們已經有2500萬個物聯網終端,其中600萬個是汽車。AT&T為車聯網用戶提供免費或付費的內容服務,包括視頻節目、游戲以及兒童教學等軟件應用。
近年來,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上升之勢,已從2013年的1.9萬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.2萬億美元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與可用連接數密切相關。當前全球可用連接數約為90億,其中物聯網連接不到一半。預計到2020年,全球連接數將達到260億(智能手機90億,可穿戴設備100億,M2M連接70億),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7萬億美元。
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對全球都了很大的沖擊,如果萬物相連真的實現,整個人類生活將會被顛覆,值得期待的是帶給我們的將是更智能的生活條件。
物聯網涵蓋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,其中九個主要應用領域市場產值最大,分別為:智能汽車,包括無人駕駛與車聯網等;智慧城市,包括公共健康與交通運輸等;智慧物流,包括智慧運輸與商業導航等;智能護理,包括輔助健康與健身等;智慧辦公,包括運營最優化與運營安全等;智慧零售,包括自動結賬等;智慧工廠,包括智能操作與設備最佳化等;智慧能源,包括能源互聯網等;智慧家庭,包括家事自動化與家庭安全等。
如今,物聯網技術層面正日趨成熟,但穩定性還存在瑕疵。限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三個。
一是基礎網絡能力不足。物聯網的連接對象是超大規模的智能設備,因此需要穩定、持續的網絡環境,對網絡覆蓋、時延和終端設備功耗要求較高。然而,目前4G網絡主要是為大流量和按需響應的人-人通信設計,難以滿足物聯網構架所需。
二是終端設備價格較高。由于產品成熟有過程,價格下降需時間,當前VR、AR、無人機、智能手表、4G模組等終端設備,價格依然相對較高。主流VR設備動輒數千元;4G模組成本約為60元,經渠道商加價后將超過100元。也許對于一些技術發燒友或嘗鮮者來說,VR這類產品的高價可以容忍,但對于普通消費者和企業,卻很難在高成本面前選擇淘汰現有設備。
三是產業鏈整合度還不夠。物聯網產業鏈發展仍呈現碎片化,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,也沒有強力的產業鏈整合者。物聯網的實現不僅是要設備可連接互聯網,也要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無縫連接,但如今,設備間的“互操作性”還遠未形成規?;?。
針對上述限制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三個問題,國內外科技型巨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市場整合,取得了顯著進展,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徹底解決。
1.NB-IoT為代表的LPWA技術引領連接數迅猛增長。以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(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,NB-IoT)為代表的低功耗廣域技術(LowPowerWideArea,LPWA)連接技術解決了移動物聯網普及的障礙,LPWA大規模部署后將促進物聯網連接數迅猛增長。
相比傳統短距離通信技術和已有蜂窩通信技術,以NB-IoT為代表的LPWA具有四大明顯優勢,非常適合需要遠距離數據傳輸、通信數據量少、需電池供電長久運行的物聯網應用場景:一是廣覆蓋。NB-IoT的覆蓋比傳統GSM網絡好20個DB。如果按照覆蓋面積計算,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積覆蓋。二是海量聯接。200KHz頻率下面,借助NB-IoT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萬個連接。三是低功耗。NB-IoT通訊模組電池可以十年獨立工作,而不需要充電。四是低成本。NB-IoT模組的成本小于5美金,且NB-IoT基于蜂窩網絡,可直接部署于現有的GSM網絡、UMTS網絡或LTE網絡,運營商部署成本較低、將實現向4.5G平滑升級。
2.技術創新推動元器件成本下降。隨著材料科學、納米技術、微電子等領域前沿技術的突破。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多種傳感功能與數據處理、存儲、雙向通信等的集成,不但成本逐年下降,還實現了高精度的信息采集、可數據存儲和通信、編程自動化和功能多樣化。傳感器和WiFi模組向智能化、微小化、多樣化邁進,生產規模不斷擴大。
例如,集成微電子機械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推動MEMS傳感器將半導體加工工藝(如氧化、光刻、擴散、沉積和蝕刻等)引入傳感器的生產制造,實現了規?;a。
3.巨頭布局加速產業鏈整合。盡管離物聯網的真正實現還較遠,但目前行業快速擴散的勢頭已十分明朗,主要IT巨頭們正在加緊布局。2016年2月,思科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物聯網平臺供應商JasperTechnologies,這標志著頂級企業級軟件公司致力于主導企業物聯網領域的創新。英特爾和高通也正全面向物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商轉型,GE和微軟則開始重點布局工業物聯網,AT&T則加大車聯網投入力度。
以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AT&T為例,其近年來致力于將自己在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拓展到物聯網。該公司表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,他們已經有2500萬個物聯網終端,其中600萬個是汽車。AT&T為車聯網用戶提供免費或付費的內容服務,包括視頻節目、游戲以及兒童教學等軟件應用。
近年來,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呈現快速上升之勢,已從2013年的1.9萬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3.2萬億美元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與可用連接數密切相關。當前全球可用連接數約為90億,其中物聯網連接不到一半。預計到2020年,全球連接數將達到260億(智能手機90億,可穿戴設備100億,M2M連接70億),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7萬億美元。
物聯網的建立離不開傳感器應用的普及。近年來,內置傳感器的新硬件紛來沓至。從VR/AR頭戴式設備、智能手環、智能手表到無人駕駛汽車、無人機、工業互聯網,一個全新的智能世界正向我們走來。盡管這些新硬件的銷售數量級并不能算大,而且都是獨立網絡連接,有些甚至還可以說是“中看不中用”,但這卻意味著傳感器的子網絡點狀擴張已經開始。假以時日,各類硬件的子網絡融合成一個大網絡可以期待。隨著基礎網絡容量提升和各種設備的智能化,物聯網產業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快速發展期。
上海進傳減速機有限公司
掃描二維碼 | 關注進傳